公司成立于2006年,是一家小杂粮出口企业,公司占地面积20亩,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,设备配套、出口手续齐全,现有种植出口原料基地1万亩。年加工生产能力20000吨,是一家集种植、仓储、加工、出口为一体的小杂粮经营企业。
2013年在县委、县政府、扶贫办的高度重视下,通航公司立足为贫困农民服务,当年扶贫对象达600户,培训就业岗位100人,带动周边地区种植的小杂粮全部出口,公司出口创汇总额高达177万美元,据商务局统计,公司是山西省名列一家小杂粮出口创汇企业,终于实现了使家乡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梦想。
2014年在省商务厅、市商务局支持下,建立了特色农产品国内外交易市场及营销公共服务平台,把全县的特色农产品集中在我公司展厅上,让国内外客户了解我县的特色产品,公司实施驻欧洲国外办事处,在国外宣传、推销全县特色产品。公司现已形成了,种植、加工、仓储、带动劳动力就业、出口创汇产业连的公共服务平台。
近年来,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,但因产后处置不当,农户每年损失粮食7%至11%,过度加工导致每年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。
这是记者从农业部印发的《关于加强粮食加工减损工作的通知》中获悉的。农业部要求,各级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全面推进粮食加工减损工作。
《通知》指出,进入新世纪以来,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,粮食产量实现“十连增”。但因为设施设备缺乏、技术工艺落后、过度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,粮食干燥、储藏、加工等环节浪费严重。
《通知》强调,要紧紧抓住烘干、储藏等初加工环节,结合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实施,积极开展粮食产地烘储设施建设试点工作。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,支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自然通风仓、烘干设备、烘储仓等初加工设施。支持农民建设小型粮食仓储设施,购置新型储粮装具。
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设“粮食银行”,探索粮食统一烘干、统一加工、统一储存、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。为防止过度加工造成的粮食、营养和能源的浪费,大力发展专用米、糙米、米糠食品、专用粉、全麦粉、小麦麸皮制品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及系列化、方便化主食食品。
文件下载:20150701101939839.doc (点击即可下载)